三国演义

换三国演义

三国演义

内容简介:

后世读者读到的《三国演义》,并不完全是罗贯中的原笔。《三国演义》成书后,又经过后人多次的整理和润色,才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。

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代嘉靖壬午年(嘉靖元年,1522)刊刻的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简称嘉靖本。这是最接近作者原笔的刊本。清康熙年间,毛纶、毛宗岗父子假托“古本”对《三国演义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,内文增删润色,同时增加点评,成为后世最为流行的通行本(俗称毛本)。

若以文学性的眼光看,嘉靖本文字粗朴冗长,毛本则更加简练生动,可读性大大增强。到了20世纪,随着新思潮的涌现,毛氏“以蜀汉为正统”的历史观不再站得住脚。其中“尊刘贬曹”的倾向导致过度的脸谱化塑造,备受诟病。

对正统史观的坚持,使得毛本出现了自相矛盾之处。一方面,毛氏强调史实,对不符合史书的地方加以改正,忽略甚至贬低小说中的艺术虚构。但对“过五关斩六将”“草船借箭”这种纯虚构的故事情节,毛氏又击节称赞。另一方面,在刘备、曹操这些关键人物的塑造上,对于原本更接近史料的文字,毛氏又自行删改。如:

嘉靖本——引出一个英雄。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,喜犬马,爱音乐,美衣服。少言语,礼下于人……曰:“我为天子,当乘此羽葆车盖。”叔父责曰:“汝勿妄言!灭吾门也!”

毛本——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。那人不甚好读书,性宽和,寡言语,喜怒不形于色……曰:“我为天子,当乘此车盖。”叔父刘元起奇其言,曰:“此儿非常人也。”

为了让刘备的形象更符合完美的人君,刘备便不能“喜犬马,爱音乐,美衣服”;为了体现蜀汉的正统性,刘备说出有谋逆嫌疑的话语时,他的叔父居然是赞赏的态度,这当然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。

当时的读者也许接受了毛氏对《三国》的大面积改造。但是,在几百年后的今天,社会背景、伦理观、读者的阅读审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。以今日的眼光看,毛氏的部分改造过犹不及。此外,由于《三国演义》篇幅巨大,作者、整理者各有其知识局限,传抄过程中也有疏漏,过往的版本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笔误,在情节上自相矛盾。

综合考虑这些因素,我们在过往版本的基础上,采用汇校的方式,部分恢复更接近作者原笔的文字,并结合史料和近年来的三国学术研究成果,重新整理勘校出一个新版本,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。

作者简介:

罗贯中(约1330—约1400),名本,字贯中,号湖海散人,元末明初人。籍贯有争议,今多认为是东原(今山东东平)人,寓居杭州。传曾为张士诚幕僚。著有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《隋唐两朝志传》《残唐五代史演义》《三遂平妖传》,杂剧《宋太祖龙虎风云会》《三平章死哭蜚虎子》《忠正孝子连环谏》。

毛纶,字德音,号声山,苏州长洲县(今苏州市)人,生卒年不详。毛纶家世可能较为清寒,早年做过私塾先生,为友人之孙授业,并耗数年整理批评《琵琶记》《三国志演义》等书,晚年失明,由其子毛宗岗执笔代书。

毛宗岗,字序始,号孑庵,生于明崇祯五年(1632),卒于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以后。少有才名,20岁时入县庠为生员,与金圣叹等苏杭文人名士多有交往。早年参与其父对《三国志演义》的整理和批评工作,34岁代父执笔,后承父遗志,完成这一巨大工程,最迟至康熙十八年(1679),刊刻出版毛评本《三国志演义》。晚年孤寂潦倒,著有《孑庵杂录》。

三国演义电子书下载:

三国演义.zip (访问密码:9080)

小说文学

滔滔生活

2023-1-6 10:00:34

小说文学

全境封鎖

2023-1-6 10:00:56